科普作家网欢迎您!
浙江科普作家网
全国服务热线:0576-85151617

《苜蓿花开》(百花文艺出版社,李虹著)

fengxp  2024-12-11  89  0

李虹生于浙江温岭,初中英语骨干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笔名卡布基诺,曾用笔名不惑。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草堂》《绿风》《鸭绿江》《辽河》《海燕》《江南诗》《三角洲》《浙江诗人》《上海诗人》等刊物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彼岸花开》

《苜蓿花开》是一本诗集。主要收录作者2020年9月到2023年5月的诗作,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行走中的不期而遇”,多为叙事篇章;第二部分“生命里的苦辣酸甜”,多为抒情篇章。这仿佛是一本日记体的分行集子,作者着眼于生活内外的人、事、物,从日常琐事里品味苦辣酸甜,从往来行走中感受炎凉冷暖,一字一句,融入对见闻经历中百态人生的思考。作者认为,生活需要有烟火气,文字需要有温度,一草一木及底层人物都该有各自生存的空间,这才是对生命和万物的尊重和关爱。
诗歌语言的笔墨主要落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小场景之中,在里面寻找某种不易察觉的荒谬与疼痛,在里面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哲理,从而呈现普通人人生的复杂滋味。
序:在诗的另一边,不仅仅只有诗
周 钢

认识李虹,应该是2019年的事了。我们的相识源于诗,因为我们在同一个群里。那时的她给我的初期印象,就是一个好打抱不平的女汉子,她时常给我留下相当鲜明的疾恶如仇的感觉,虽然我们从未在现实中相见。每个人都有一个群昵称,我喜欢喊她小卡卡,一是因为年龄差距,一是为了简化“卡布基诺”的称谓,一是为了方便我在键盘上敲出这三个字,这样还可以让我随时感到她铿锵的一面。

只是于诗而言,往往会因为她的工作繁忙,我们之间缺少广泛的针对诗歌的交流。但正因为如此,兴许才给我们彼此间的友谊保留了一个非常诗意的空间。于我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状态,可以让我在相对明净的空间,去阅读她诗意一般的生命。

是的,她的诗,一如她的性格,有着非常鲜艳明快的生命线条。她是个不懂隐藏自己内心想法的女人,喜欢直抒胸臆,喜欢醉心于自己的情感中,对往事,对生活,对人,表达出来的简洁、通达的生命诗意信息。譬如在《客居》一诗中,就有着这样简洁的诗意抵达:“她的恬静,是山的轮廓/她的宁静,是海的诱惑”。面对如此恬静的她和宁静的她,我更愿意把她归纳到“山”的意义中去,这可能更适合,她在我心底的那种“女汉子”的感觉。

她是一个依凭情绪去写诗的女子,也是一个依凭女人的直觉去写诗的女子。所以,她的语言不会去使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手法,不会用一些繁复的指代关系,去隐喻她内心对日常生活的纯澈感受,而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她这样去写诗,就是对诗的一种冒犯与不恭呢?我想这只是她的诗带给我们的一种错觉。其实,她是一个对日常生活有着清晰自我认知的女子,在《进化》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她对日常生活当下性的,一种非常纯净的诗性介入姿态:

他们在讨论直立行走的里程碑

他们在讨论语言和文字的时代

他们在研究各种波

各种粒子各种哭泣声

可惜,阿基米德的杠杆

始终没有撬起地球

我很想穿墙而出

我只羡慕天空的辽阔

诗在前面的直抒胸臆,是不是就影响了,她对生命意义的自我认知呢?我想应该不是的,在这首诗的结束时,她是这样写的:

“可我不是

他们认为的天使

我不过,只是一个鸟人!”

无论她是不是天使,读者又怎么可能因此轻易地,并且草率地,把她归纳到“鸟人”这个范畴中去呢?至少我是不会的。这只是她面对日常生活的一个态度,一种清醒的自我觉悟姿态。

是诗本身针对诗而来的,一次内在心灵的相互碰撞过程,就如同——“在诗的另一边,不仅仅只有诗”一样。在诗的另一边,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自我意义针对我们的日常内心,早就天然而在的诗性一般的辽远精神视界。

自  序
李 虹

又一个春天来临。目光所及,万物复苏,处处透着生机和希望。

人间四月天,隆冬的凌厉霸道早已远去,春季的曼妙腰身正在舒展。天空呈现仿佛洗涤过的清亮碧蓝,风携着泥土和草木气息,薄薄的轻寒中略带潮湿的暖意。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绿色冲击着视线,是一片灵动养眼、生机勃勃的画卷。阳光透过明净的空气铺洒在大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很羡慕春天生长的一切植物,它们蓬勃、热烈,尽情表达自己对阳光、雨水的渴望,从不遮遮掩掩。

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苜蓿成为了四月的主角。

春光明媚,田野中的苜蓿肆意生长,一望无垠,如同大地上的绿色海洋,涌动着生命与希望的力量。它们迎着阳光,一大片翠绿中点缀粉紫的花朵,仿佛繁星点点,又仿佛大地的眼睛,在风中闪耀。途经之处,仿佛都能闻到一阵清新而浅淡的芬芳,仿佛能听到苜蓿们欢快的吟唱。在四月的田野中,苜蓿给人带来莫名的灵感和无尽的想象。

苜蓿花的花语是幸运、幸福、希望。苜蓿也被叫作幸运草,是幸运的象征,是可以带来幸运的吉祥物。据说,在一大片苜蓿花中找到拥有四片叶子的苜蓿草,代表着幸运到来,从此会生活幸福、美满。

苜蓿花在人们口中更多地被叫作“紫云英”,人们喜欢苜蓿的花朵像繁星一般在辽阔的田野里灿烂。她们自然是美丽的,但我似乎更喜欢她们作为草本的样子,那么张扬地铺张开来,丝毫不因为自己的低矮和卑微。

这让我想到自己:悄无声息地来到尘世,然后跌跌撞撞长大,接着又不声不响地活着……

我感觉自己像极了苜蓿——这样一种田边地角随处疯长的花草,不需要特别的宠爱,只需要基本的存活条件,然后便可自由生长。

一个平凡人对于生活的基本要求,无非果腹、安居、康健、快乐。我也从不奢望太多。从小到大,我渴望开阔的生活空间,可以毫无压力地呼吸;我渴望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不用应付复杂的人际;我渴望安安静静地存在,做简单而纯粹的自己。

行走于烟火人间,目睹离合悲欢,体会世态冷暖。然而,我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从未消停,我一路缓步行走,一路注视前方,但从未迷失方向。停驻歇息时,我喜欢安静读书、埋首笔耕。文字无声,但它们是立体的。它们有温度、有力量,它们代替我欢笑、恸哭、愤怒、悲伤……它们能传达千百种思想与情感,它们能抵达我们意想不到的高度和深度。

前一本诗集《彼岸花开》出版于2021年,是《草堂》杂志的丛书诗集之一,它收录了我生活的琐碎、心情的点滴、身边小人物的生活、社会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一本诗集《苜蓿花开》,一样记录了平凡日子、烟火人间、百味生活。

他们说我的文字是朴素的、真实的、直接的,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伪饰浮夸,如同我的性格。如果“专家”们用严格的标准对我的分行进行评判,我会羞愧难当。毕竟,文字于我,是用来叙述事实,是用来表达情感,是用来疗愈内心的,我从未想过借助它求功得利扬名。恰似这春天繁盛、疯长的苜蓿,虽则卑微,却顽强活着!她们只为绽放生命,却从不奢望霸占春色!

节选

小棠

永夜是一个未出生的孩子
失去永夜的小棠不再写诗
她在院子里种植彼岸花
她在树下悬挂秋千架
她开始编织一件又一件毛衣
她收养了一只只流浪猫狗
她把毛衣寄给福利院的孤儿
她安静坐着看猫狗玩耍
当风蹭着她“喵喵”“汪汪”的时候
她觉得它们都在喊“妈妈”
晴朗的夜晚,她会看着天空
寻找一颗对她笑的星星
(2022.10.03)
遇见
读完一个女诗人的故事
她的人间在我面前摇晃着塌陷
我庆幸她逃离婚姻束缚
如同我为自己的出逃,流下
忍不住的泪水……
之后,我们又为彼此
获得重生而欣喜若狂
我想治愈过去
我想缝合所有心口的裂痕
我想把扎在肉里的刺一根一根拔去
仿佛我们压抑许久的生活
“一定会遇见最好的山水,最好的人”
(2022.03.10)
等待
右手无名指
那曾经被玻璃割伤的部分
至今,血依旧浸湿某段记忆
左手掌心的余温
已被七月的蝉鸣覆盖
凭栏处,潮水退去
春暖不再。海床裸露的滩涂上
寄居蟹背负沉重的房子爬行
躁动的光影,突变的风向
都能让它缩进壳里
极目处,辽远广阔
或许我在等待明天新一轮红日
或许我在等待另一个半球的帆影
而此刻,风仿佛在拼命
燃烧我的长发
(2022.07.25)

最新回复